案例分析/ Case

首页 > 业务交流

    案例分析42名劳动者诉坦洲一家鞋业公司劳动合同纠纷

 

 

案情简介和案件难点


 案情介绍: 2016年11月,周某42名工人到市法律援助处,声称其因与公司经营场所所在地坦洲镇台资企业一家鞋业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不服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要求提供法律援助。此前,这批工人已多次到坦洲镇政府、市政府信访大厅上访,已严重影响了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市法援处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通知律师到达现场并做好安抚工作,倾听工人的诉求,与工人代表进行沟通,要求他们控制情绪,相信政府,相信法律。本律师接受指派后,立即开展工作。


案件难点: 1、仲裁裁决是否已经全部支持了42名劳动者诉讼请求?2、这42名劳动者是否存在滥用诉讼权利? 

               

案件承办过程


经与5位工人代表沟通,律师了解到,这42名劳动者的大部分诉求在仲裁阶段都已得到支持,现在最主要是有两个诉讼请求,一2016年2月至8月工资差额,二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这些劳动者因欠缺法律知识,他们收到仲裁裁决书已经超过12天了,法律规定的起诉日是15天内,本律师通宵加班制作诉状,安排42名劳动者逐个签名按手印,顺利立案。


      案件是否能胜诉的关健之一是看是否有合法有效的证据材料,承办律师与工人代表一起,收集每一个工人的入职申请表、劳动合同、工资条、工牌、工种名称、解雇公告、快递单等。对每位劳动者的情况都全部掌握,这样在法庭调查阶段才能充分协助法官查明本案的事实情况,同时将收集的证据原件提交给法庭质证,这是劳动者的诉讼要求是否得到支持的关健。


      案件是否能胜诉的关健之二是寻找支持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针对所有劳动者提出的两个诉讼请求,本律师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讼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及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五条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等,承办律师找到了支持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一)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承办结果


     市第一人民法院坦洲法庭多次安排公开开庭审理此案,针对案件争议的焦点,原被告进行了激励地争辩,被告认为已足额支付原告劳动工资,承办律师认为被告并没有足额支付这42名劳动者2016年2月至8月的工资,并提交工资条等所有证据及相应的法律依据。被告认为不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认为这42名劳动者是自动离职,承办律师提供了被告自己出具的解雇公告及反映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劳动合同用以反驳被告。经长达8小时的庭审,法庭最后判决采信原告所提交的证据,并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须支付这42名工人2016年2月至8月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共计人民币一百多万元。

 

简要点评


     本案例援助胜诉的成功在于这42名劳动者的诉求合理合法,没有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作为用人单位的被告,并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人应该得到工资报酬,法院最终还了42名工人一个公道,依法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作者:广东威格信律师事务所  彭清华

                                                                       (以上观点仅代表律师个人意见)

Copyright © 中山市律师协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1395号-1